1ffb8
图片来源:Pixabay 4月22日,上海银行(601229.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长金煜的辞呈。因年龄原因,金煜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在新任董事长任职之前,由公司副董事长施红敏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同日,上海银行官方公众号上银微动态发文称,4月22日,上海银行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顾建忠同志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并提名任董事长;金煜同志不再担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资料显示,金煜现年60岁,2015年6月出任上海银行董事长,至今已10年。顾建忠则是上海银行老将,曾在上海银行工作17余年,历任上海银行多个部门高管;2018年底又出任上海农商行(601825.SH)行长,推动其在A股上市。 近几年,上海银行从曾经的城商行“二哥”滑落至第四,2022年、2023年其营收分别下滑5.54%、4.8%,到2024年才重回正增长。同时,上海银行还多次被行政处罚,顾建忠执掌之下,上海银行能否迎来新开始? 01 盈利能力下滑? 在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后,上海银行在2024年实现了正增长。 2022年,上海银行收入531.12亿元,同比下降5.54%,归母净利润222.8亿元,同比增长1.08%;2023年,505.64亿元,同比减少4.8%,归母净利润225.45亿元,同比增长1.19%。 2024年,上海银行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银行收入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增长2.3%。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上海银行的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同比减少7.62%,收入占比从上一年的69.54%降至61.31%;非利息净收入204.99亿元,同比增长33.11%。 利息净收入主要由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组成,2024年分别占利息收入的57.72%、32.4%。 在贷款方面, 2024年,上海银行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41万亿,同比增长2.09%。其中不良贷款余额165.8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25亿元;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在利息支出的存款方面,上海银行2024年的存款总额为1.71万亿,同比增长4.27%。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加大了银行的盈利压力。 2024年,上海银行净息差1.17%、净利差1.22%,同比分别下降0.17个百分点、0.19个百分点。 上海银行表示,市场利率及LPR持续下行,集团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导向,降低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领域的融资成本,新投放贷款定价下降,叠加存量业务重定价、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3.76%,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分品种看,公司贷款和垫款、个人贷款和垫款、票据贴现平均收益率分别下降0.54个百分点、0.45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 显然,上海银行的营收增长主要靠非利息净收入拉动,其由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非利息净收入组成。 2024年,上海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9亿元,同比减少19.46%。上海银行表示,主要受各项费率下调、减费让利等因素综合影响,代理手续费、顾问和咨询费、银行卡手续费、电子银行手续费等收入同比减少。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65.41亿元,同比增长57.75%。其中,投资收入131.66亿元,占该项收入的79.6%,同比增长高达94.42%。上海银行表示,主要是把握市场利率波段,加快金融资产流转,带动投资收益同比增长较快。 02 行业地位下降 2015年,金煜开始担任上海银行董事长一职。资料显示,这一年,上海银行营收及利润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银行。 然而,在金煜任职的十年里,上海银行的行业地位逐渐被超过。2024年,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收入分别为808.15亿元、699.17亿元、666.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43亿元、258.31亿元、271.27亿元,上海银行以531.12亿元的营收,222.8亿元的净利润,位居城商行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银行金融机构应当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严格实行轮岗,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因此,对金煜超期任职的关注也时常出现。 接替金煜担任上海银行董事长的顾建忠,是公司老将。资料显示,1997年7月,顾建忠加入上海银行,历任上海银行金融部副总经理兼营销经理部、港台业务部总经理,金融部总经理、授信审批中心总经理、营业部总经理等,也曾担任上海银行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等职,积累了人才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 顾建忠面临的不仅是业绩挑战,还有上海银行的内控问题。 2025年1月,上海银行因在贷款管理及代理销售业务中均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上海金融监管局处以200万元的罚款,相关责任人被处警告及罚款。 同月,因“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用途管理不到位、银票贸易背景审核不到位”,上海银行苏州分行被苏州金融监管分局罚款120万元,同时两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警告并处罚款8万元”。 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因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50万元。 有媒体统计,自2022年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员工累计受到的行政处罚,相关金额已超过1.3亿元。 此外,上海银行还因踩雷正在上诉维权。 2023年10月,上海银行司深圳分行与深圳托吉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托吉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姚振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2025年3月,上海银行公告称,已收到法院民事判决书,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宝能系”需偿还借款本金25.8亿元及相应利息、律师费18万元,同时,案件受理费1485.29万元、保全申请费5000元,共计1485.79万元,由上海银行承担6087.22元,其余由宝能系共同负担。 除了该案件外,上海银行和“宝能系”还有2起金融借贷官司,合计逾期金额超百亿。2024年9月,上海银行公告,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深圳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深业物流、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宝能置地润泰有限公司、宝能集团提起诉讼;对深业物流、宝能地产、宝能控股提起诉讼,涉案金额为借款本金人民币34.772亿元、38.99亿元及相应的利息、逾期违约金、实现债权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业绩增速放缓、多次被行政处罚,踩雷宝能系,换帅的上海银行能否重整旗鼓? 作者丨五仁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